疯言疯语 - 2022.12

财务实证

  区间 目标
理财账户净值 0~10% 400w
买房进度 0~10% 150w

本月碎碎念

  1. 音乐是写在基因底层的感动,一种无可名说的触动方式。
  2. 有人小步慢跑不温不火整体速度快、有人冲一阵躺一阵;没有孰优孰劣、只能是风格不同;选择自己游戏即可。
  3. 目标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求横向赢,赢过昨天的自己就好。相比昨日,今日克服了什么弱点,增强了什么优势。
  4. 何必要赢过 “别人” ?初始的 baseline 就不同何必焦虑?
  5. 投资还是希望能够有一笔足够大的金额下足够漂亮的生意。
  6. 本质还是交换,赚钱是获得想要东西的唯一途径吗?不是、你能给能提供给你要的东西的人交换的物品就可以获得。
  7. 事在变,而不变的是人心。
  8. 一个好的工程师一定是用户导向的。偏离了用户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泡沫下的产物。

本月分享 - 大厂与学习与成本

开始的时候,先思考一个问题:

1988 年东莞工厂工人需求大量涌现,大量的工人涌入。工人平均收入远远高于其他的职业。2008 年经济危机,产业危机,裁员,待业在家。这些工龄在 4-11 年工人「学习」到的「技能」是否还有价值?

10 年后的今天,我们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端坐格子间,拿着远超社会平均工资,在所谓的「大厂」中学习镀金。互联网中最不用节省的就是程序员的「时间」,大家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反眼一看获得的「技能」似乎只能存在于「大厂」之中,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似乎也只能停留在 PPT 中。而「程序员」本身,已经属于饱和式招聘。技术人员即便裁员 50% 公司也能照常运作,省去了很多浮有其表的技术创新之后或许公司的利润率还能更高一些。那么此时,互联网大厂的员工是否已经明显溢价太多了呢?那么对于自身的溢价,我们又付出了什么成本呢?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在大厂工作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带来的风险需要谨慎的度量。如果能回答好下面几个问题,那么我们的风险自然是可以度量的,对应的 Action 也就不言而喻了:

  1. 所在厂的效益如何?所在 BU 的团队每个团队能够给公司赚 or 省了多少钱,能 cover 住成本吗?
  2. 所背负或者准备背负的债务,是以未来工资为多少规划的?你的财富状况能支撑下份工作工资下调多少?
  3. 如果离开了「大厂」这个圈子,你身上有什么值得别的公司出重金去挖?
  • 本文作者: Author:DeamoV
  • Github:https://github.com/Duan-JM
  • Email:vincent.duan95@outlook.com
  • 本文链接: Artical: 疯言疯语 - 2022.12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