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实证
区间 | 目标 | 备注 | |
---|---|---|---|
家庭账户净值 | 10~20% | 550w | 婚礼结余收到了丈母娘的一些较大额资金;父母的小额资金。 |
整体投资方面的风险敞口较大;合伙项目在在11月出现了烂尾风险,合作方当前承诺会退还本金(个人存疑,做好打官司的准备)。投资方面,老策略下收益为正,新策略下还在埋伏,不过很难受。心态上,目前家里有稳定现金流,无贷款,投资无杠杆;整体风险可接受,心态难受但还算稳定。
— 2023-11-25
本月碎碎念
- 理性终究是少数派
- 做好事不求回报,不代表不要回报。不求和不要是完全不一样的
- 人的很多梦想是互斥的,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两全”就未必是一件可悲的事情。随缘、别后悔(吴军)
- Escape from internet!
- 海运成本的提升也是去全球化的助推手
- 为什么一定要有个房子?我理解有是好的、但没有也天不会塌下来
- 强者不抱怨、只会做出反应
- 想到宝宝和猫猫,世界就变得可爱多了
- 村里的熟人社会近了城市招原住民嫌,原住民进了熟人社会不说话也招熟人社会嫌。本质还是人与人的边界感的问题。
- 轮回将人把有限博弈改成了无限博弈、从而达成破除囚徒困境
本月随思 - 买车与买房
首先先恭喜我自己,婚礼非常顺利的办完了。有些许意外,但效果是快乐的,是一场大家拍好了照片,新郎新娘和朋友非常充分唠嗑的婚礼。
解决了这一心头大事之后,再来聊一聊这两个月最让我纠结的事情,即买车和买房。
在开始讨论前,我希望先设立几个毋庸置疑的前提假设,因为如果不认同这些假设就缺失了讨论的价值。假设如下:
- 对决策者而言资金有限,可预期未来自由支配现金远小于房价(< 50%)
- 对决策者而言无家庭兜底,即家庭无法继续提供资金给决策者家庭
- 投资的定义为指望标的会怡更高的价格出售的前提下进行的购买决策,消费的定义为单纯买入标的以获得其使用价值,并做好标的无法出售的风险。
买车决策
车子在开出厂的那一刻就会大幅折价,因此对我而言车子是消费。因此,以消费的逻辑进行考虑开支和使用体验间的关系。
解决的用户需求
- 扩大生活半径
- 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载人去目的地的能力
- 情绪价值,告诉亲属朋友我有辆车
接下来从需求侧进行分析,若需求能以买车以外的方式解决,则无需购买。
首先,我们先排除 1 和 3。因为,扩大生活半径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租车来实现,在这个情况下只要你会开车,你只需要付你费的油即可,还能根据喜好更换车型。
而 3 就更显而易见了,我们不需要别人羡慕的眼光,同时你有没有车关他们什么事情;当然,你要做生意的话确实需要,但这暂时对我们来说需求不存在。
至于最后一个,以我们当前的岁数来看,可以采用风险接受的刚好进行处理。家边,电瓶15分钟能到三甲医院,打车也很方便。
支出
支出主要由买车的一次性开销,以及后续一系列持续该校组成。查看车价,现在的小车一般都要10万开外、占家庭可自由支配资金的比例过高。同时,车辆每年有保养,停车位,邮费等开销。约 2w左右、完全可以 cover 租车的成本,且当下工作其实也不太有出远门的空间。
因此、结论就是 No 买车、需求顺延,除非有额外资金输入 + 家庭月收入的提升。
买房决策
买房这件事情,就比较复杂了。它本身提供了居住的使用属性,同时又与具备抵抗通胀的投资属性。这里我会通过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投资的角度
如果你打算出手卖掉这个房子还预期能赚钱或者不亏的话(不考虑通胀),我视为投资行为。同时我不讨论针对房价的预测,这个现在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这里主要分析在你出售房子的那一刻会发生什么。
情况 01: 涨价出售(不考虑通胀)
首先,涨价是指高于房子购买价(包含手续费,中介费,贷款服务费,装修等)。接下来,我们需要认知到出售也是有出售成本的,成本包括中介费,贷款服务费,以及截止目前你的房贷利息。
这样就很清楚了,只有出售的时刻房价大于,买房套的购入成本和出售成本才能盈利或者成为不亏。
那赚了的话,收益率怎么算呢?算法很简单,其实是如下:
\[本笔投资的收益率 = (房子出售价 - 房子购买成本 - 交易成本) / 首付\]在这比交易中,你把从未来的自己借的钱还给了自己,然后把由这部分钱带来的收益保留了。让我举一个直观点的例子,你以 25万为本金,按 30%的首付按揭贷款买了100万的房子,3年房子翻翻(扣除各种成本后盈利,盈利翻倍)。这时候,你的收益是多少呢?有的人会说, 赚了 100%。Nonono,实际是 333%。那为什么呢?是因为当你贷款的时候,相当于上了一个 3.33倍杠杆($1 / 0.25$),所以你的实际收益率是需要乘以杠杆系数的。
3 年翻翻是不是看着挺熟悉,过去这个例子还是很多的。那三年 333% 是什么概念呢,年化 50% 左右。这年化 50%左右又是什么概念呢,媲美年轻时巅峰状态的巴菲特,吊打现在业绩优良的各路股神。那身边有多少人吃到了这个红利呢,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多。
那凡事肯定有正反两面,高收益的背后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杠杆的作用是等比例放大作用对收益和亏损是等比例的。
情况02:亏损出售(不考虑通胀)
在这个情况下,你实际的亏损是房价跌幅 * 杠杆倍数
。那这又分为,跌破本金和非跌破本金。
在跌破本金前,相当于此时出售房产你还能换得起未来自己的钱。但你的首付就全部化为泡沫消失了。如果跌破本金,你在出售后其实是不能还完未来自己的钱、那剩余的钱你还需要去换。即现在你的资产为负,欠债状态。
那有人会说、我在快跌破本金的时候出售不就完了,这个操作可能无法这么精准。因为交易一个标的是需要有对手方的、在下跌的市场趋势下很难有人以目标价位出售。
那还有人说、既然这样我就破产清算,无债一身清。这也是不行的、在破产清算中,借款人要对借款付无限连带责任,因此是无法拍拍屁股走人的。
那还有人说、那我不卖,一直持有。那属于风险接受的方案。相当于未来收入一大笔交代在了这里,而贷款利息一分都不会少。未来房价如果不回归到成本之上、还是会亏损。
刚需的角度
目前看到了如下几个作为刚需的理由:
- 结婚得有房才能结婚
- 租房太糟心了,打工的钱都交给房东了,还要老搬家
- 有孩子了,孩子需要上学,需要房子来作为门票
那么这三个理由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一个真刚需,一个半刚需以及一个伪刚需。
首先,真刚需之小孩上学,你的娃出生了,上学日期就固定了。相当于此时此刻必须考虑到上学小孩的门票问题,这时候学区房就成了刚需。当然,这的前提假设也是你还是看重小孩教育的,否则散养的话这个需求也不大。
其次,就是半刚需,即租房太糟心了,我想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这点其实是存在的,因为在我国租房的体制不如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那么保障租房客的权益,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案就是自己成为房东。那听起来是刚需呀,为什么又是伪刚需呢?那是因为,你可以考虑小的公寓来买,房价较低由于没有了落户学区等故事的加持,小的公寓会在一个较低杠杆的可购买选项中。这时候,你可以考虑杠杆降到最低设置全款,万一亏损的话不至于负债的太厉害。而买公寓这一条很难算做大家讨论的买房的需求里,所以我归位半刚需。
那伪需求是什么?是结婚需要房子。这里我只需要说,为什么一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找不要求房车彩礼的家庭不好?这个逻辑很好推理:
- 刚毕业如我们,钱爸妈给的,目的是让我们过个好生活。如果房子会让我们未来有大幅负债无法翻身的风险,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 若对方无视这个风险,那你又如何认为对方是想和你好好过日子?
- 若对方因为父母的压力,要求你要买房子。那今天她无视家庭的压力,逼迫你选择一个有重大风险的选项,你如何确保未来不会因为其他理由让你们的小家继续扩大风险敞口?
由此可见,当遇到这种情况最佳的策略是「润」而不是停留。那可能还会说,我没房车找不到能和我相处的对象啊?那这时候情况又分为两种:
- 解决家庭的梦想,情感需求
- 解决生理需求
对于 1 来说,对方都没想和你好好过日子,或者未来有生活一踏涂地的明显风险。你为什么要坚持呢,换一个不好?对于 2 来说,好好鸡下自己,收拾收拾,少打点游戏,多出去玩玩,提升提升自己,基本上这个需求是很好满足的。那由此可见,以结婚需要有房为理由的人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而不是真需求。
能力的角度
有需求,你也得有能力满足需求呀。在当前的房价下,杭州对普通人来说需要至少掏空一方口袋,才能有购房资格。那你觉得大家普遍未来收入的增幅还能大于房价吗?房价继续以过去的速度上涨,实体商店在付了房租后涨价后大家还能买得起吗,商店还能活下来吗?房价继续上涨,房租还能上涨吗?房租上涨之后,大家还能在这个城市活下去吗。在收入有美妙预期的情况下,需求方还有意愿贷款多少钱买房呢?没有房子,还敢不敢生小孩呢?不生小孩,房子还是不是刚需呢?无法预期自己到底在哪里才能安家,结婚还可行吗?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现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似乎也没有清晰的答案。购房客们还敢满仓满融单吊吗(全家身当30%首付,3倍多杠杆,买一个房子)?在这里,我想说伙计,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终究是时代的红利,机构间夹缝生存的投资才是真实的市场。购房的散户们(包括我),欢迎来到房产交易市场。
最后的话
这次的话题过于沉重,我想以大卫翁在一期博客中提到的一句话:
我深深的共鸣了,也很罕见的哭的稀里哗啦,我想说:
世界有时候好一点,有时候差一点;社会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每个人都试图灌输给对方什么;但你终究是你,生活是具体的,放轻松,放下束缚,打开我们的好奇心,去经历,去旅游,去吃好吃的,生活还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