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实证
区间 | 目标 | 备注 | |
---|---|---|---|
家庭账户净值 | 0~10% | 550w | 最近估值又下降了,目前只有银行和红利是正收益了 |
此时此刻,个人对于投资这快还是乐观的;银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除此之外其他的标的似乎也开始开倒车接资金了。除此之外,如果想赚大钱还是需要一些别的方法去获得「第一桶金」。轻松的国企作为 cover 房贷和开销后,佐以其他副业去扩大收入的想法愈见明朗。
— 2023-09-30
本月碎碎念
- 看书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看书?放松、学习还是寻求共鸣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旦规模化就会变得廉价;所以技术人少些 ego,你可能真的不重要
- 和焦虑/抑郁共生,这可能是终身的课题
- 远离三季人,警惕三季人,避免三季人
- 不可替代性约等于选择权,选择权约等于话语权
- 提效只对有才华的人有意义,因为普通人的时间并没有价值
- 只有技术发展特别快,且为商业模式的关键卡点,技术突破才有话语权
- 人和人的冲突往往是观念的冲突,而观念往往是不讲道理的不可共存的。那也注定一部分人和一部分人是不可共存的小,强行在一起只会导致一群人消灭领域群人。那么稳态可能就是两拨人永不相见。
- 很多事情,明白、理解,但对不起永不妥协。
- Be stronger means, try harder to struggle to enjoy the world.
- 我们去构建自己的体系是为了建立自己城堡,不让自己的脑子和肉体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因此、我们从原始的材料中根据我们的目的去汲取有用的内容,这是向内的
- 有些人总能用很离谱的理由在自己心里正当化自己的行为,然后堂而皇之的做离谱的事情。不要试图改变他、远离就好。如不能、请尽力防守,或找到机会一击毙命
- 不要疑惑,我们只是众多傻逼/疯子中的一员
- 选择自己的组织,而不是对抗
- 抽象经常会让事情变得简单
- 如果你过于相信,你永远不会注意到缺陷;如果你过于怀疑,你甚至无法开始。这需要一个美好的平衡。 — 透明盒子计划
- 屋里的是屋里的,屋外的是屋外的
- 要记得,曾经有一个时期房贷和房租差不多
- 知道世界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这是真的勇敢
- 科技的迅捷发展可能不是常态
本月随思 - 与抑郁共生
这个想法来源于坂本龙一第二次查得仍然患癌后的表述「与癌共生」。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与世界倔强的积极妥协,一种面对既定事实的妥协。
那,为什么我要提「与抑郁共生」?因为对我们当代人来说,尤其是怀揣父母期待无限期待的95~00后,似乎或多或少的抑郁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有限的观察样本中,大家分别在毕业一年到二年的时间里都陷入了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之中。而似乎其导致抑郁的来源是不可避免的。
来源
核心来源有两个:
- 预期基准和现实的巨大偏差
- 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的观念冲突。
预期基准和现实的巨大偏差。95后差不多都是在 20/21 年研究生毕业,大部分差不多22 年左右体验第一次「社会的毒打」。刚毕业的学生,尤其是做技术的学生往往会带有以下两个预期基准:
- 我要好好学习公司前辈的经验(往往预期是技术上的)
- 我好好干活就会有认可(往往是指绩效上的,金钱上的认可)
- 绝大多数人是讲道理,友善的
但只有极少的学生会能在现实中得到以上 3 点中的预期满足的。对于 1 而言,前辈更多的其实是如何落地一个项目(生产关系的判断,向上管理的能力)的经验,但在技术上往往甚至不如你。同时,新人 90% 会遇到新人顶包,做没人愿意做的杂活的问题;这时候就会形成一种预期和现实的错配,为什么一个比我菜的人还要疯狂 PUA 我;或者没有意识到手上活的问题,被 PUA 成是自己能力不行的错觉。最可怕的是再叠加上 2 和 3。这时,绝大多数都会有明明我很认真的熬夜加班干活,按时保质交付,为什么绩效不如一个摸鱼不干事实(只不做业务需求),只聚焦向上管理的人。再到最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一年后熬夜加班身体变差了,但到手的钱还没预期的多。想跳槽,但又不知道换家公司是不是还这么狗屎。
「啊,好像每天都在干活,但自己似乎没有什么成长」
「啊,房子好贵,似乎永远买不到心仪的房子」
「啊,社会这么狗屎,为啥我还要热爱呢」
「啊,想玩 XXX,但是我好穷,自由时间又少」
「啊,刷刷手机吧」
「啊,时间咋没了,咋钱又没了,干啥好像都没啥意思」
「EMO…」
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的观念冲突。
Anyway、任性的不想写了。简单的来说,要去 judge 别人,让他们自己去解释。我说你是垃圾人,你自己在我的框架下自证你为啥不是垃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