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在2025年9月录得 1.63% 的月度收益,表现远逊于恒生指数 5.95%。(可以说是躲牛市了)。整体持仓中现金仓位来到 14.4%,组合现价股息率 2.10%。三季度到现在 28.74% 的收益,肯定和股神们比不了,但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满意了,希望剩下的一个 Q 能保住这个收益。
这个月依旧维持上个月的判断,值得一提的是三个事情。第一个为个人认为牛市也许到了第三阶段了,因此清掉了所有的非炒作业的仓位(一些通过自己的逻辑买入的标的,结果上来看虽然都有所赚,但远不如不动脑子炒作业)。到了这一阶段,个人在想的不是如何获得超额收益,而是如何稳稳落地。第二个事情是跟随配满了物业、白色家电、石油三个行业、同时维持了互联网平台的仓位,套利仓位也许还会增加。第三个事情是一个操作和心态上的反思,这来源于自己的老东家。说实话我对这家公司的不论是就职体验还是他对股东的历史来说,我都是「非常有偏见」的。以至于它是我所有持仓中来来回回赚的最少的科技公司。这次的操作也源于如此,当看到了「停止回购」和它最喜欢的高举高打之后,感性冲过了理性立刻剁了手,即便当下的价格已经算是拔估值的阶段。但作为小资金量的玩家来说,即便没有办法转买 pust,也没有必要这么着急。相比之下在别的标的上的操作就稳妥了很多,这应该引以为戒,既然选择了捡垃圾的框架就要尽量排除自己的偏见。
9月份在研究上反向的去以(陪)实(老)地(婆)调(逛)研(街)的形式,去针对金铺做了一些调研,意外的很有趣,更深刻的体验到了不同金铺之间的策略差异。另一方面,通过杭州中心、万象城、大悦城等不同类型商场的实地溜达,通过观察人流和商铺类型也确实能切身感受到一些模糊的消费倾向,更加直白的感受到哪部分人群消费力在下降。最后,这个月狠狠的看了腾讯相关的一些资料,得到的最大的收获还是说「只看财报,真的除了数字和疑问,几乎很难得出什么有趣结论」。
9月份心态上说实话有点小崩,看着周围动辄一周 10% 兴奋的来和我分享的朋友们,很难保持平静。以至于后来直接和朋友说请不要和我分享这些信息,欢迎讨论公司的具体研究,但是 K线研究,热点追寻心得就算了。